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,新能源物流车已崭露头角,渗透率接近40%,成为道路运输领域绿色变革的先锋力量。相较而言,新能源环卫车尽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步伐却略显滞后,渗透率尚不足15%。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新能源环卫车在这场绿色革命中不及人们的预期?
近5年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情况
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1-2月,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虽不及14%,但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5.07个百分点。
01技术门槛高、专用底盘资源少
环卫车的作业场景繁杂,涉及路面保洁、垃圾清运、管网维护等诸多领域。不同场景下的环卫车产品功能各异,所配备的专用装置千差万别,这就使得底盘与上装之间的协同设计难度陡增,形成一道不易跨越的技术壁垒。以洗扫车为例,要实现高效作业,必须协调好吸盘、水路等与电池的立体布局,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,都可能影响车辆整体性能。
当前,头部企业各显神通,有的凭借雄厚实力推行 “底盘 - 上装” 一体化方案,牢牢掌控技术主导权;有的与主机厂联合开发,筑起技术护城河;还有的与专注新能源环卫车底盘设计开发的专业公司携手,借力开拓新能源市场。但在 140 余家新能源环卫车在售企业中,绝大多数都属于行业 “长尾”。TOP10 的企业占据了超 70% 的市场份额,剩下的绝大部分企业既没有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,又缺乏充足的研发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坚,人才储备也较为匮乏。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,它们往往只能陷入“看得见肉,张不开嘴”的尴尬境地。
2024年新能源环卫车主要在售企业情况
无法在底盘资源上实现突破,自然难以推动新能源环卫车大步向前。
02高频场景先行,低频场景滞后
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,“高频场景先行,低频场景滞后”的阶梯式渗透规律,客观上延缓了新能源环卫车整体的市场扩张节奏。
在环卫作业场景里,不同车辆的使用频次差异显著。如洗扫车,每日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,高频次的使用使得其对成本、环保性的优化需求更为迫切,因而新能源渗透率相对较高,达到了44.85%。反观吸污车,使用频次较低,且通常是在特定地点进行定点作业,对新能源带来的优势感知并不强烈,导致其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%。
2024年新能源环卫车部分产品渗透率情况
不仅如此,购置成本高,前期资金投入大;里程焦虑,作业时总担心电量不足;充电桩分布不均,补给难保障。这些因素相互交织,对新能源环卫车的大规模推广也形成了制约。
当下,环保政策持续发力、技术研发深入推进、市场需求稳步释放,新能源环卫车迎来发展的关键风口,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已然开启。展望未来,是底盘技术的深耕者打破桎梏、领航前行,还是运营模式的颠覆者破旧立新、重塑格局?我们相信,在产业链各方力量的不懈奋斗与积极探索下,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必将跨越现有的重重障碍,为城市环卫注入强大动力,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洁净美好!